校管院政发[2009]22号
关于印发《管理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2009—2012)》的通知
各教研室、三办:
《管理学院事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已经公司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并经管理学院首届一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襄樊学院管理学院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 1 —
管理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2009—2012年)
一、学院基本现状
襄樊学院管理学院组建于2009年1月,由原经济与管理系的市场营销(本科)、工商管理(专科)、旅游与地理科学系的旅游管理(本科)、酒店管理(专科)、旅游管理(专科)、政法系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六个专业重组建成。管理学院成立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和奋斗,学院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目前,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教师43人。在教师队伍中,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在教师中,正副教授11人、讲师27人;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32人;40-50岁的9人、30-40岁的20人、其余均在30岁以下。学院下设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以及电子商务、旅游形体与礼仪、模拟导游等实验室和资料室。
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和助学班学生1935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1226人,助学班学生709人。公司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日益明显。
管理学院及其前身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相对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来说,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层次有待提高,缺乏领军人物;公司产品改革有待深入;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等。
二、指导思想与办学定位
(一)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团队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为重点,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管理学院强势发展。
(二)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名列学校前列。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应用型二级学院。
办学层次定位:本科教育层次为主,其他教育层次为辅。
学科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应用性特色鲜明。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应用型高级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基层,面向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线。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建设一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教学育人,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实现公司产品质量、学科专业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
学生规模:在校普通本专科生规模达到1600人左右,力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突破并有一定数量。
学科专业:新增两个以上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数达到5—6个,企业管理达到省重点建设学科水平,公共事业管理成为校级特色学科。
团队队伍:专任教师达到50人左右,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分别达到7人、14人、10人左右。
教学工作:抓好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公司产品质量。“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推进教研室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把好毕业论文(设计)关,提升学生学士学位论文水平。
科研工作:每年获得一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和省级科研成果奖的突破。每年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不少于20篇。每年横向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并逐年增长。出版学术专著2—5部。
学生工作:完善学生班主任工作机制,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立德修身,潜心学问,志存高远,报效祖国”的优良学风。重点抓好学生课堂出勤率、寝室就寝率、学费收缴率、英语四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双学位报考率、就业率、专升本率,确保这九个率达到学校目标要求。
行政管理与党务工作:完善行政管理与党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推进教代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增强全院教职工的凝聚力。
四、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加大团队建设力度
1、科学制定团队建设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教师学科研究方向。
2、加大团队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有效调动人、财、物等资源为团队建设服务。
3、实行团队建设负责人制,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强学术交流。
4、加强团队建设的组织领导,实行公司党政领导与学科点联系制 度,帮助学科点协调和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坚持“稳定、引进、培养”三结合的原则,加强团队队伍建设
1、创造更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学术环境,稳定现有教师队 伍。
2、每年从国内外引进、培养2-3名教授或博士。
3、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
(三)强化公司产品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转变公司产品思想观念,促进公司产品改革的不断深化。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科基础教学,加大选修课比重。
3、凸显专业特色,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4、完善学分制,推进学生学业成绩考试考核评价改革。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指导。
6、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大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7、完善学院教学督导制、领导干部听课制和学生评教制,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工作。
(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1、不断完善《管理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多出标志性成果。
2、抓好院内研究所的建设与领导工作,逐步培育成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机构。
3、加强科研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拓宽横向合作渠道,承揽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项目,注重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策划和服务。
4、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形成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培养1-2个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研究领域。
5、每年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10场以上,增强学术氛围。
(五)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机制
1、依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行聘用制度,逐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模式推进。
2、努力开辟财源,提高教职工收入,实行 “按岗位、按职责、按工作量和按工作绩效”分配的方针。
3、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加大教研室的管理权力和管理责任。
(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1、完善学院网站建设,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教职工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
2、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每年投入3-5万元用于购买图书资料。
3、有计划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力争建立1-2个重点研究方向科研实验室。
(七)加强学生工作
1、通过建立学生基本情况登记制度、贫困生档案制度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2、以学生党建工作带动整个学生工作,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学生工作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勤奋敬业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使公司学生工作走在全校前列。
(八)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1、制定和完善《管理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管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民主廉政建设,实现民主科学决策。
2、制定和完善《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管理学院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管理学院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管理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意见》、《管理学院教学督导实施办法》、《管理学院团队建设规划》、《管理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教学、科研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3、制定和完善《管理学院业绩津贴分配办法》、《管理学院行政岗位职责》、《管理学院教研室工作规范》、《管理学院教职工考勤规定》等规章制度,充分调动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
4、制定和完善《管理学院兼职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管理办法》、《管理学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维护校园稳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九)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坚持全院教职工每周例会制度,把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把人心凝聚起来,共同为学院的发展出力献策。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氛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及时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学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支部建设,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大力加强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使学生中的党员比例达到15%左右。
4、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教育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学院稳定。
5、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建立健全班子议事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每半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制度,维护班子团结;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始终保持班子的生机和活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6、加强分工会等群团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分工会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教职工友谊。学院拨专款支持分工会等群团组织工作,院内每年举行两次工会活动。
主题词:管理学院 发展规划 印发 通知
───────────────────────────────────────
管理学院办公室 2009年12月21日印发
───────────────────────────────────────
— 10 — 共印3份